基本意思
干戈是一个成语,指的是战争、冲突、斗争等暴力行为。
详细解释
干戈一词源自古代兵器,包括剑和矛等。在古代社会,人们常常使用干戈进行战斗,因此干戈也成为了战争和冲突的象征。干戈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比喻战争、冲突和斗争等暴力行为。它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暴力性质,常常用来形容社会动荡、战乱频发的时期。干戈也可以指代武器和军事力量,表示军事斗争的准备和实施。
词语造句
历史上,干戈不断,人们为了争夺资源和权力而进行了无数次战争。
英文翻译swords and spears
相关词语
古诗引用
3、浮名浮利信悠悠,四海干戈痛主忧------徐铉《贬官泰州出城作》
4、惨澹龙蛇日斗争,干戈直欲尽生灵------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
6、难归故国干戈后, 欲告何人雨雪天------来鹄《鄂渚除夜书怀》
7、萧条井邑如鱼尾,早晚干戈识虎皮------杜牧《即事(黄州作)》
8、眼前馀政在,不似有干戈------杜荀鹤《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》
9、 暂息干戈易,重经少壮难------吴伟业《中秋看月有感》
10、音书断绝干戈后,亲友相逢梦寐间------李频《春日思归》
11、曾将俎豆为儿戏,争奈干戈阻素心------李咸用《寄所知》
12、周室衰微不共匡,干戈终日互争强------周昙《春秋战国门。再吟》
15、辛苦遭逢起一经,干戈寥落四周星------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16、方兴典礼,永戢干戈------武则天《唐明堂乐章。皇帝行》
17、三千里外布干戈,果得鲸鲵入网罗------朱冲和《遗临平监吏》
18、九土尽荒墟,干戈杀害馀------齐己《丙寅岁寄潘归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