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意思
衣钵是佛教用语,指代传承佛法的衣钵,也可以泛指传承、继承的意义。
详细解释
衣钵在佛教中是一种象征,代表着传承佛法的权威和责任。传统上,佛教徒在出家时会接受老师的衣钵,表示接受佛法的传承,并承担起传播佛法的责任。衣钵通常由一件袈裟和一个钵组成,袈裟代表着佛陀的教诲,钵则代表着乞食的生活方式。接受衣钵的人被视为佛法的传承者,需要遵守戒律、修行佛法,并将佛法传授给后来的弟子。因此,衣钵也象征着佛法的延续和传承。
词语造句
他接受了老师的衣钵,成为了传承佛法的一员。
英文翻译Robe and bowl
相关词语
古诗引用
2、何人得心法,衣钵在曹溪------李群玉《法性寺六祖戒坛》
3、它年若肯传衣钵,今日应须酹寿觞------张孝祥《鹧鸪天(饯刘恭父)》
4、惊世文章,门户照人,外家衣钵------崔敦礼《柳梢青(寿词)》
5、衣钵祖辞梅岭外, 香灯社别橘洲西------齐己《行次宜春寄湘西诸友》
10、释子身心无有分,独将衣钵去人群------刘长卿《舟中送李十八(一作送僧)》
11、不妨衣钵再三传------张孝祥《浣溪沙(侑刘恭父别酒)》
12、欲效贡公弹,衣钵知谁付------赵磻老《生查子(再和丞相)》
13、 常思和尚当时语,衣钵留将与此人------李涉《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》
14、雨气润衣钵,香烟泛庭除------岑参《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,南有曲池深竹》
15、释子身心无垢纷,独将衣钵去人群------皇甫冉《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》
16、释子身心无垢纷,独将衣钵去人群------皇甫冉《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》
17、释子身心无有分,独将衣钵去人群------刘长卿《舟中送李十八(一作送僧)》